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筑疫情防线 守安全底线 市应急管理局“两手抓”“两手硬”

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时间:2020-03-26


迅速部署,全员参与

截至目前,我市已连续24天无新增病例,在全省第一个实现新型肺炎患者整市清零,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836例,已治愈出院821例,病亡15例,治愈率98.2%,死亡率1.79%。

面对新型肺炎疫情,我市应急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灾第一位,全面部署全员动员,全力以赴做好应急值守、小区值守,着力书写抗“疫”的答卷。2月3日收知省厅文件后,第一时间印发了《咸宁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建立局领导分片联系督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建立了局领导分片联系督导工作制度,各位分片负责人按照文件要求立即开展工作。

市应急系统主要负责同志率先垂范、靠前指挥,每天到点检查督办,班子成员下沉一线督办并值守,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投身8个包保小区执勤值守。截至目前,共投入执勤值守854人次,所包保小区、驻点村及全系统干部职工无一例发热病例,无一例疑似病例,无一例确诊病例。

积极做好应急物资保障协调,疫情初期接到市指挥部命令后,仅用2天半时间完成了市中心医院3号楼改造消防有关工作,并制定了特勤中队作战预案,对医院职工进行应急演练培训;根据省厅指令,组织干部职工以最快速度,调运了省级储备物资14800件给兄弟市州,得到省厅领导的高度肯定。截至目前,分3批向省争取帐篷1600顶、棉大衣1200件、棉被1200床、折叠床1200个。第一时间为交通、交警和市直执勤卡点送去帐篷、棉衣等物资,为值守的同志创造了工作条件。各县市区也按照“三不”要求发放物资,全市共发放棉被5616床、帐篷2836顶、棉衣1390件、折叠床762个、枕头600个、棉大衣574件、被套130个、毛毯63床等应急物资(部分为库存物资),用于防控工作。

管控风险,确保稳定

市应急系统成立6个督查组深入县(市、区)开展安全生产和森林防火督查检查,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出台《关于加强企业复工复产安全防范和服务的通知》《关于推进非煤矿山企业稳妥有序复工复产的通知》,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深刻吸取“3.7”泉州欣佳酒店发生坍塌事故教训,对各县(市、区)、安委会成员单位下发提示函,要求深入排查治理工程质量、消防、特种设备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进一步加大对医疗机构、隔离点等重点部位安全指导、巡查检查和宣传教育力度,及时消除隐患,坚决杜绝事故发生。

对“四类停不得”企业加强安全监管,成立安全生产工作专班,采取线上、现场等多种形式开展检查,局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带队深入企业,对金盛兰等重点企业实行“三天一上门”监督检查。针对稳健医疗等9家医疗物资生产企业,采取派驻专班专人驻厂服务指导等方式确保安全运行。针对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开展调查研究,主动上门服务,帮助涉及18家危险化学品工贸企业排查隐患80余条。

疫情期间靠前服务,主动上门指导帮助企业排险除患,多次组成专班赴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查看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措施落实情况,询问企业复工复产存在问题和困难,询问员工安全操作规程和自我防护措施,要求企业把确保员工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坚持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手抓”,坚持疫情期间“停不得”企业全部开展了安全检查,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进行服务指导,实施“四色标识”分类管理,严格精准管控,做到安全管理到位,技术力量到位,人员协调到位,培训教育到位。疫情期间为了防止人员聚集,市应急局通过危化群下发培训ppt(《化工装置常见隐患300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安全》《八大特殊作业安全规范》《工贸企业常见事故隐患警示清单》),实施云上培训考核,要求企业内部培训“四知”,要求企业生产过程中,要采取更严格的管控措施,更细致的安全管理,更精心的人员调配,管控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隐患推进企业安全复工复产。上周与本周市局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两个督导组对全市复工复产重点企业指导服务,共计检查企业68家,排查隐患216条,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困难。

掌握情况,有序复工

按照徐总工2月12日在全省危化蓝信视频会商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应急管理部统筹推进企业安全防范和复工复产八项措施》、《省石化工业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关于防控新型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倡议书》等文件要求以及市指挥部《咸宁市稳妥有序开展企业复工复产的工作方案》和《咸宁市从严防控疫情稳妥有序复工复产的操作细则(暂行)》相关要求,按照“科学、合理、适度、管用”的原则,分清轻重缓急,分批稳妥有序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截止3月17日我市复工复产情况如下:

(一)农业:全市共有涉及一产的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527家,目前已开工复工512家,复工率97.2%。

(二)工业:全市累计复工复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59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952家)的79.7%。

(三)服务业:全市累计复工复产大型商超54家,复工率90%。其中:咸安区复工29家、嘉鱼县复工2家、赤壁市复工11家、通城县复工9家、崇阳县复工3家;农贸市场复工28家,复工率77%。其中: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严格按照复工复产流程,有序批复复产企业20家(嘉鱼县17家),复工复产率27.4%,另外春节期间未停产企业2家(咸宁盈德气体公司、中石化徐家湾油库)。

在具体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中,牢牢把握安全这条底线坚持“不安全不生产”。主要工作:一是对所有员工进行排查。对已复工复产的所有企业所有员工(包括高管)从1月20日至今的行程进行排查,特别是与“四类人员”的接触史和旅行史,尤其是武汉、黄冈、孝感等重点疫区旅行史、返咸人员接触史等内容调查清楚,详细登记,不漏一人,阻断疫情传播,营造安全放心的复工复产环境。二是加强对复工复产企业日常监管。督促各地各部门加强督查服务,狠抓“两项责任”落实,充分发挥驻企特派员作用,及时向企业法人或实际控制人宣传讲解中央和省、市有关疫情防控的政策规定,指导和督促企业切实履行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防控机制、员工排查、设施物资、环境消杀、安全生产“五个到位”,及时掌握企业的困难和诉求,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附件:

上一篇: 咸宁:全力以“复”——开展复工复产企业应急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下一篇: 孟祥伟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