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咸宁:坚持“五化”协同 筑牢未成年防溺水工作防线

来源:咸宁市应急管理局 时间:2025-07-09

为深入贯彻落实6月30日省委、省政府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和有关工作要求,深刻吸取近期全省各地未成年人溺亡事件的惨痛教训,咸宁市坚持“五化”协同,筑牢未成年防溺水工作防线。

责任落实明确化市委、市政府将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视为“生命工程”,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安排部署,高位推动。市政府、市安委会办公室、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相继组织召开专题会议,19个市直单位协同部署。明确了“科技防、巡查管、宣传教”的工作方向,压实“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责任链,确保防溺水工作从源头抓起,责任到人。

问题整改高效化7月5日起,市应急、教育、公安迅速组建3个暗访组,开展“四不两直”检查,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常态化暗访。市教育局、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队深入县市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零容忍,确保各项防溺水措施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共检查30个乡镇65处风险点位,督促整改问题隐患21个

预警防控智能化今年以来,全市重点水域、学校周边水塘新增防溺水智能监控设备68套,接入“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平台,通过设置虚拟警戒区域、播放警示信息,连接基层值班室显示屏、村干部和巡查员手机,实现远程监控、来人提醒、远程喊话功能,构筑“智能化、全时段、全覆盖”的防溺水联动体系

安全意识普及化全市中小学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模式,暑期前开展963场主题班会和560次应急演练。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防溺水知识和技能。近万名教师走进60万家庭,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安全责任告知书》,确保100%家长签收。同时,推送12万条安全短信,提醒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救援防护基础化全市危险水域全面配置了“四个一”设施,包括2313块警示牌、2086个救生圈、2477捆救生绳和2912根救生杆。在淦河月亮湾等重点河段安排各单位人值守,为未成年人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

同时坚持疏堵结合,为满足未成年人暑期嬉水需求,全市通过“共享、购买、新建”等方式,开放23家公益游泳场馆,并利用水塘、山泉等资源建设乡村嬉水点140余处,协调各地体育场馆分时段为未成年免费开放,提供安全的嬉水场所,减少儿童赴危险水域戏水风险。

附件:

上一篇:
下一篇: 市应急管理局召开党委(扩大)会议 传达丁辉同志在咸宁调研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