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我市应急管理部门组建防汛抗旱应急队伍 全力以赴抗旱保丰收

索引号 : 735214093/2022-31446 文       号 :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咸宁市应急管理局

名       称: 我市应急管理部门组建防汛抗旱应急队伍 全力以赴抗旱保丰收 发布日期: 2022年09月07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2-09-07

  自8月份以来,我市遭遇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抗旱救灾形势十分严峻。市应急管理局迅速行动,坚持“分线负责,分片督导”方式,组建1176支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全力投入抗旱保丰收。

    市应急管理局   深入实地为民解忧

8月14日,市应急管理系统两次组织召开防汛抗旱视频会商调度会,成立专班工作组分别深入旱情较重的地方实地检查。

在应对严重高温干旱灾害时,市应急管理局以“分线负责,分片督导”方式,派出工作组深入6个县市区,指导防旱抗旱准备工作。

8月4日,工作组一行来到嘉鱼县王家庄脐橙基地,发现该基地急需用水浇灌,现场联系嘉鱼县应急管理局送来水泵;在高铁岭镇,工作组一行为该镇的种粮大户解决供水灌溉难题;8月13日,工作组一行又前往赤壁熊家岭村,要求该村迅速安装水泵,应对当下的旱情。

工作组表示,为积极应对旱情,他们一天要跑5个乡镇、5个乡村,确保了水源枯竭村组的水供应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自我市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以来,全市应急管理部门共投入抗旱756万元资金,投入1557台套水泵,210台套其它机械设备,40个储水水塔,17台套发电机组的抗旱设备,组建防汛抗旱应急队伍1176支,共28095人。

咸安   党员干部下沉一线

旱情就是命令、抗旱就是责任。面对严重旱情,咸安区下拨10余万元党费支持抗旱减灾,建立53个抗旱一线临时党支部,成立了192支党员突击队。

一时间,在咸安区各乡镇、各村湾,党员干部在抗旱救灾一线同时间赛跑,千方百计为群众送去“救命水”“民心水”。

高桥河抽水泵站年久失修,抽不上水,如不及时灌溉,该镇刘英村1000多亩稻田将面临绝收。咸安区人社局驻刘英村第一书记张胜顾不上危险,多次跳入齐肩深的河中,摸索检查管道连接处,清除杂物,更换水管反复进行调试,抢修6天才成功排除故障。

汀泗桥镇黄荆塘村在党员万大祥、杨浩的带动下,组建临时党支部,成立2个党员志愿服务队(突击队),组织25名党员干部参与抗旱,投入抗旱相关设备30套,调用起重机1台、挖掘机2台,机动运水车辆80辆次,帮助灾区群众解决抗旱资金2万元,解决1000亩茶园灌溉用水。

赤壁  “甘霖行动”力保丰收

赤壁市应急管理局成立7个工作小组,对该市各乡镇街道开展抗旱保收、水资源调度、人畜饮水安全、各地旱灾情况等工作进行专项督办,同时制定了“甘霖行动”,及时高效应对高温天气不利影响。

骄阳似火,稻田里农作的村民肖江兵正在为没有水源灌溉而发愁。这时,西湾村村干部王海泉在田埂上兴奋地喊他:“泵来了!泵来了!”群众纷纷循声望去。

西湾村是赤壁市应急管理局的挂点村,在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该局与村民代表促膝“圆桌会”,收集了农业生产遇到的困难等多方面问题。针对七、八月的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部分乡镇出现不同程度旱情的实际情况,该局迅速制定了“甘霖行动”。

截至目前,赤壁的官塘驿镇、中伙铺镇、新店镇、神山镇、赵李桥镇、余家桥乡6个乡镇及峡山村、西湾村、冷家湖村等11个行政村已领取到抗旱物资,确保第一时间安全、迅速、有效地开展抗旱工作。”

嘉鱼  多措并举保障灌溉

“田里的水稻这下可算是保住了。”8月22日,嘉鱼县簰洲湾镇双益泵站,多台机组同时作业从长江提水。看着白花花的流水通过沟渠奔向农田,该镇中堡村5组村民童方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8月11日,嘉鱼县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抗旱减灾工作,该县“四大家”领导第一时间下沉各自联系点,指导督办抗旱减灾工作,组织各驻村工作队到村到组,与群众同心协力开展抗旱保水,全力保障农业生产。

为确保调水的精准性,该县水利和湖泊局提前谋划,积极加强蓄水,补充库容,抢抓长江处于较高水位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作用,启动大、中、小型抗旱泵站198座,调拨水泵等抗旱设备175台套,投入机动抗旱设备10015台套,并加强对设施的检修养护。

此外,该县又于8月30日在长港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高铁岭镇新增20台机组,为长港河开辟新水源,沿河三个镇近万亩水稻由此“喝”上了长江水。

通城  精准报灾送“及时雨”

面对旱情,通城县应急管理局主动作为,紧急购置调配水泵、消防水管等应急物资,及时为旱情重、缺设备的乡镇及农户提供抗旱设备,助农解渴,为民解忧,全力以赴抗旱保供水、稳生产。

该局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积极应对。一方面组织维修人员对全县抽水泵站进行检修,对老化且有安全隐患的部件进行更换,对原设计不合理的泵站进行改建;另一方面紧急购置农用水泵,配齐配套设施,第一时间发放到有需要的农户手上用于农业生产抗旱,确保全县农业生产灾情降到最低。

在塘湖镇,该局深入田间地头,与该镇党员干部一同清沟渠、保畅通、引水源,为农作物送去“及时雨”;该镇水管站带队巡察辖区内“七河十库”,检查17个村(社区)沟渠阻塞情况及泵站使用情况,对有问题的泵站及时安排抢修,疏通阻塞沟渠;镇农业办分片下村入户指导农民安装使用水机、潜水泵、喷灌机等灌溉设备;镇、村两级实施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规范水情和旱情报送工作等。

崇阳  广引水源打“组合拳”

8月份,受持续高温影响,崇阳县12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旱情发生,部分地区群众生活用水出现困难。崇阳县应急管理局启动应急预案,成立“饮水应急保障车队”,持续为旱区群众义务送水,为群众排忧解难。

灾情就是命令!救灾,全面着力。8月中旬,饮水应急保障车来到天城镇菖蒲村常岭地段。得知送水的车要来,村民们早早地就拎着水桶等候在集中送水点。车子刚停稳,盼水已久的村民们就争先恐后地围了上来。看着清澈的水流进水桶,前来打水的村民脸上挂满了开心的笑容。

随后,饮水应急保障车又来到天城镇菖蒲村,为距离取水点较远的村民送水上门。应急救援突击队队员们不畏高温酷暑,安装水泵,铺设水管,将干净清亮的饮用水注入村民家门口的蓄水池。

截至目前,崇阳县应急管理局已投入资金50余万元,采购水泵及其配套设备253台(套),发放各乡镇、村、组用于抗旱。

通山  新建水井支持抗旱

面对旱情,通山县应急管理局采取“四保”措施,即保水源、保人饮、保灌溉、保供电,切实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安全,逐村逐湾排查缺水情况,妥善解决群众用水困难。

对人饮问题严重的村湾,通山县应急、消防、住建等部门及乡镇调配21辆送水车,对有建坝拦水条件的村湾,县财政紧急拨付专项资金,支持乡镇维修及新建86座拦水坝(堰),解决了67湾2330人饮水质量不高的问题。

“有水出来了,有水出来了……”8月中旬,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的群众看到井里有水冒出,激动地说道。此次旱情持续期间,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村民赖以饮用的江源河水位见底,无法充足供应村民生活、灌溉用水。为减轻旱情带来的影响,洪港镇政府带领江源村“两委”采取在江源村四、五组打井取水,以供应村民日常生活基本用水。井深200余米,日出水量40立方米,耗资7万余元,解决了200余人饮水困难问题。

同时,对送水不便、没有地面水源的村湾,通山县应急管理局支持群众打井取水,新建水井21口,解决了1050人口饮水难问题,有效支持了一线抗旱。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