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2022年11月咸宁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索引号 : 735214093/2022-41087 文       号 :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单位: 市减灾委办公室

名       称: 2022年11月咸宁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15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1110日,咸宁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有关成员单位,对11月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了会商研判。

综合各部门资料分析,今年拉尼娜现象仍维持并将持续到 2022/2023 年冬季,我市前冬暖后冬冷,总体呈略暖偏干趋势,可能出现阶段性偏冷和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各地各部门要把防范气象异常波动带来的极端灾害事件作为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

11月,预计咸宁市平均气温1314℃,较常年同期平均偏高1.0℃左右;降水量557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成左右。主要降水降温过程大致时段为1013日、1517日、2324日和2728日。需高度关注旱情发展,重点防范森林火灾、地质灾害以及大风、大雾、重霾等灾害影响,同时也要防范阶段性冷空气南下造成的低温雨雪等灾害。具体风险研判与建议如下:

1.秋冬连旱可能性大。综合分析,今年旱情与相对重旱的2019年极为相似:降水显著偏少,气温持续偏高,干旱区域超大,江河水位持续走低,秋冬连旱可能性很大。11月的几场降水过程预计对改善土壤墒情有帮助,但对缓解旱情作用不大。各地要持续做好水利工程调度,抓好蓄水保水、科学储水和节约用水,确保抗旱的可持续性;要利用秋冬农闲和枯水时节,做好灌溉工程设施维修养护,提高输水效率;要始终将保障人饮安全作为抗旱保供水的首要目标,多举措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用水安全。

2.森林防火形势严峻。10月我市共出现疑似热点明显高于去年平均水平。11月进入森林防火重点期,天干物燥的天气非常不利于森林防火工作。受长期干旱少雨影响,林区腐殖质层湿度显著降低,林下可燃物不断增多,森林防火能力普遍脆弱,我市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多为高火险(四级)。加之,11月是秋收农忙时节,农事野外用火多,要加强农田林边火源管控和森林火险隐患排查,相关部门要强化宣传教育和督办检查。

3.气象灾害破坏性大。一是关注人体健康。11月,冷暖空气交汇,风大雾重,气温陡升骤降,要注意气温骤变诱发心脑血管、呼吸道等疾病,相关部门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二是关注农业生产。当前,秋粮虽已基本归仓、油菜播种也已进入尾声,要关注干旱、连阴雨、低温冻害(寒潮)等气象灾害对蔬菜基地、中药材基地的不利影响。三是关注交通安全。11月,进入雾霾易发时段,要特别关注大雾、大风、局地团雾、霾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时段上,要重点关注和防范雨后转晴,以及后半夜至凌晨这两个可能出现大雾天气的重要时段;地域上,高海拔地山区县市,道路情况复杂,形成雾霾几率高,局地团雾、团霾消散慢,需重点防范。另外,入冬后要关注大风天气对渡口、渡船的影响,特别现在是渔船捕捞旺季,需注意防范应对水上交通安全风险; “双11”、“卡塔尔世界杯”期间,货流车流加大,要提前做好突发情况应对准备。

4.地质灾害小型散发。截至目前,2022年全市发生地质灾害灾情0起、险情5起,与去年同期相比,灾害发生数量、直接经济损失显著减少,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平稳。结合气象数据及地质灾害其他影响因素叠加预测分析,11月我市地质灾害总体趋势为:强降雨、冻融诱发地质灾害风险较小,以小型零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为主,灾害数量及直接经济损失较往年同期偏低,易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区域为通山县大部、崇阳县北部及南部、通城县东部及南部、赤壁市、咸安区局部等。需重点防范:部分丘陵、山区建房切坡、修路切坡诱发零星小型地质灾害;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风险增大,晴好的天气及接近岁末年关,部分工程建设加快进度,易忽视工程开挖诱发地质灾害;通城县等地质环境脆弱地区部分强风化花岗岩、花岗岩风化松散残积土层边坡发生小规模崩塌滑坡;部分矿山边坡发生危岩崩塌;赤壁、咸安等地岩溶较发育,存在一定岩溶地面塌陷风险。建议:各地要进一步压实“四位一体”网格化人员责任,防范旱涝急转、砣子雨引发地质灾害。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地质灾害防治职责,针对城镇乡村人口密集区、大型工程建设区、核酸检测点、疫情管控区、农村切坡建房、山区公路沿线、沟谷地段、管道和输变电沿线、学校、大型商超、旅游景区、矿区边坡等重点区域周边加强地灾隐患巡排查,发现隐患及时落实地灾防治措施,同时对各自行业领域内涉及地灾安全的在建工程加强监管,避免人类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确保安全稳定。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隐患点变化情况,加强会商研判,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的科学性、时效性,针对可能发生的险情,做到应转尽转,坚决果断撤离。

5.环境污染可能加重。11月进入雾霾易发时段,同时降水偏少,可能导致大气自净能力下降,较为频繁的冷空气活动造成输入性污染风险增高,预计我市大气扩散条件总体一般,接近过去三年平均水平。各地要高度关注空气质量指数变化,科学阻防污染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另外,长期干旱导致河湖水位下降,自净能力差,要关注河湖水质和饮用水源地保护。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