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主要目标任务落实情况
索引号 : 735214093/2025-05987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应急管理 发文单位: 咸宁市应急管理局
名       称: 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主要目标任务落实情况 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24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一、关于“59.加强废弃和关闭非煤矿山生态修复”进展情况
配合市资建局对已关闭和废弃的非煤矿山开展专项检查,对8家关闭非煤矿山和废弃矿山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隐患13条,已督促完成整改。联合市资建局、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对全市重点非煤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对列入2024年政策性关闭的非煤矿山生态修复进度和质量进行把关,指出存在的问题,研判问题根源,并督促整改落实。按照全市矿山生态修复专项督查工作方案,于10月9日至10日,联合市资建局、省地质局第四大队组成督查组,对咸安区、赤壁市和通山县等地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开展专项督查。
二、关于“153.做好应急等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夯实安全生产“基本盘”。调整完善市安委会和18个专委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运行机制。调研摸排出新兴行业领域33个,明确教育、应急等16家安全监管责任牵头部门。率先在全省对全市注册登记的37万余家企业逐一甄别,梳理出工贸企业21.7万家,按照八大行业建立数据库,实行分级分类监管。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咸安区为试点,在全省创新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体检”帮扶行动。2024年共指导帮扶企业2393家,查改问题隐患51814项,其中重大隐患1204项。“体检”行动在其他县市区和咸宁高新区全面推广,助力我市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大隐患排查数量、整改率、质效等三项关键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相关经验被省安委会简报推介。
二是坚守防灾减灾“生命线”。定期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会商研判,有效防范应对春节前后两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全市426处头顶塘、326条山洪沟、372个地质灾害点全面摸底,完成地理信息平台标注。长江水位三涨三落,12天超警戒水位,无一溃堤,获得国家防总工作组高度肯定。成功应对4轮极端强降雨侵袭,紧急避险转移15789人,紧急转移安置4597人,无一伤亡。崇阳、通城等8起成功避险避灾案例获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严格野外火源管控,在崇阳青山镇试点“山上敬祖、山下祭祀”。在通山县开展秋冬季森林火灾扑救实战演练,真实检验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得到省森防办领导高度肯定。全年实现森林火灾零发生。规范开展冬春救助,救助受灾群众32792人,帮助2户重建、21户修缮对象完成房屋恢复重建。
三是打好应急处突“组合拳”。推进应急指挥部体系建设,完成市应急管理信息化(二期)项目建设。组建由40名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组成的应急救援志愿队,有效处置7月2日崇阳县冰丰食品液氨浮罐等突发险情,成功完成御龙花园小区、西河桥排涝抢险工作。汛期在嘉鱼县蜜泉湖举行抗洪抢险军地联合演练,立足“三断”等极端情况,在通城等地开展夜间转移避险、无人机侦察和应急通信保障实战演练。累计编修市级专项应急预案36个,开展各类应急演练200余场次,参演参训近万余人。在崇阳县试点整合乡镇林业站、消防救援所等基层资源,打造“15分钟应急救援圈”,并在全市推广,其做法被《湖北应急管理简报》推介。创新防溺水督导方式,实现未成年人“零溺亡”目标,相关做法被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
四是增强基层基础“硬支撑”。深入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0.13”国际减灾日等宣教活动,大力推进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家庭。推进行政审批提质增效,开展“一把手走流程”、优化营商环境大讨论,制定《咸宁市应急管理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十不准”》,完善行政审批制度3项,审批承诺时间压缩至4.5天,免于企业重复提交材料32项。新建市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考点,满足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需求。完成“优化应急指挥体系”深化改革年度目标任务,推进咸安区基层应急服务驿站改革试点建设,相关经验被应急部《应急管理简报》和省政府《政务要情》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