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咸宁市应急体系建设 “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

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时间:2022-04-06

一、发展环境

(一)建设成效

在省应急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十三五”期间我市应急管理取得了较大成效,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应急体制机制初步形成

十三五后期,我市整合政府办公应急管理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管、市公安局消防管理、市民政救灾管理以及原分设在相关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水旱灾害防治、森林防火和应急救援的相关职责,组建应急管理,列入政府组成部门。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指挥机构和议事协调机构相应设置,同步组建到位并投入运行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防汛抗旱、抗震救灾和森林防火等市级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实施统一管理,初步搭建了应急管理纵横基本框架。全市大应急体制机制的四梁八柱搭建完毕,应对全灾种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2.应急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2016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咸宁市市直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规定》《咸宁市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双随机、两公开”工作方案》《全市道路交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咸宁市安全生产工“两个全覆盖工程”绩效考核细则》《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咸宁市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规则》《咸宁市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加强和完善乡镇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的意见》,制定《咸宁市自然灾害会商研判工作规程》修编《咸宁市地震应急预案》《咸宁市应急局地震应急预案》,在全省率先成立17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制定《专委会工作规则》,健全专委会联络员会议、交办、检查、发文和协同联动等工作机制编制了系列规划计划和工作方案,建立全天候值班备勤制度、监测预警制度、应急会商制度、应急演练制度等多项制度。

3.应急管理能力稳步提升

运行机制逐步健全。准确把握“统”与“分”、“防”与“救”,突出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等重点领域,推动厘清部门职责,加强整体统筹,探索建立了信息共享、监测预警、会商研判等运行机制,构建部门联动,军地联动“一张表”、“一张图”。

救援能力稳步提升。建成由突击力量、专业力量、专家力量和社会力量组成的应急队伍,市级层面已组建公安、武警、消防、民兵等4支综合应急队伍和道路、医疗等12支专业应急队伍,动员了无线电、挖掘机协会等6支社会力量,可同时投入千余人参与应急救援。“十三五”期间组织地震应急演练等专项和综合应急演练463次并且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社会公众参加人数达74万人(次)有效检验了各部门应急预案的实用性,提高了参演单位处置重大事故的能力,普及了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4.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从风险因素、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等方面着手,全面开展工贸和各类高风险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实行“一企一档”对915家规上企业逐一排查,将其中涉及危化品使用和涉氨制冷、粉尘防爆和受限空间的123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全面完成危化品生产企业设计复核对照风险台账,明确企业风险等级、危险源点、包保责人及防控措施,对构成重大危险源12家企业和存在较大及以上风险的51家企业纳入市级重点监管对象。开展全市百名高风险企业主集中谈心对话,全面警示。

十三五”期间(截至2019年底,下同)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00起,死亡人数323人,直接经济损失5521.3万元,平均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58;发生较大事故2起,死亡人数6人;未发生重大事故。2020年上半年,全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1起,造成23人死亡。“十三五”期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造成死亡人数,均比“十二五”期间大幅下降。

全市所有煤矿已全部关闭。计划将全市66非煤矿山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控制在24家内。全市69家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项目,已有62家进入3个化工专门区域,4家经批准不需进入,1家经批准就地改造,2家将于2020年底前完成关改搬转工作。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于2017年全部关闭,温泉、咸安和各县市城区已实现禁鞭。

全市公路安全防护工程建设、“两客一危”车辆视频监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5.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扎实

全市应急系统认真抓好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做好风险隐患排查与整治,着力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大力加强预警监测和救灾救助工作,防灾减灾取得明显成效。2016-2019年,全市自然灾害受灾人口3810447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口6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88777人次、倒塌房屋12853176间,直接经济损失746347万元,组织因灾倒损民房重建12323092间、修缮14833875间,救助281863人次。2020年截至目前,全市自然灾害受灾人口928608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口0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57529人次、倒塌房屋61192间,直接经济损失146691万元,组织因灾倒损民房重建37146间、修缮217521间,救助54422人次。各项指标较“十二五”末明显好转。

森林防灭火方面,实行县、乡、村、组四级包保责任制,并在主流媒体公示。将驻村工作队、护林员等纳入森林防灭火工作体系。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作用,推进抓党建促森林防灭火工作会同林业部门组建两个工作专班,进行常态化的督办检查,并将问题清单反馈至县级包保干部,督促形成责任落实闭环。明确59个森林防火重点乡镇和25个国有林场为重点监管对象严格落实“四不放过”,4名肇事者被依法处置,30名党员干部被问责。在全省率先提出乡村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十有”要求,工作经验在全省进行交流并推广。

防汛抗旱方面,成功应对数十次强降水。协助水利部门,加强对146.788千米长江堤防、556座水库、4.5万处塘堰、665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39个大小湖泊等隐患排查,强化病险塘库整治、山洪灾害防御、河道行洪保畅;强化抗旱保障,确保人饮安全。

应对地质灾害方面,实行“四位一体”网格化防范管理责任制,协调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落实全市259处地灾隐患点防范措施。“十三五”期间,共发生地质灾害225起,无人员伤死,受灾人口5480人,直接经济损失1941.99万元;成功预报灾情3起,避免人员伤亡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3.5万元。

6.公民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增强

将《湖北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细则》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开展市、县、多三级宣讲,提升意识;在赤壁华润电厂等企业组织安全风险管控现场推进会,举办各类培训班30余场(次)强警示,提升能力。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和安全生产宣传月等宣传教育活动,编印发放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系列《防灾减灾明白卡》30余万册。将安全生生产和森林防灭火知识纳入支部主题党日学习内容先后举办了防汛抗旱、森林防火专题培训班,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培训班在我市举办。投资1000万元新建900平方米的防灾减灾教育体验馆,拟与各社会团体和社会力量合作,开办市民安全教育学校,免费开放。全市创建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1个,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个,咸安区创建全省综合减灾示范县。在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中,咸宁市总积分排名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

(二)发展优势和机遇

1.党中央高度重视为应急事业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优势

201911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20202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时强调,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8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强调“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将原来的“四个更”的基础上添加了“更为安全”,这个“安全”就包涵了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省主要领导多次就应急管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必将有力推动我市应急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2.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教训为完善我市应急体系提供了发展机遇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决定性成果,充分体现了党领导的显著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彰显了基层组织在应对处置应急事件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应用先进技术提升防治效果的科技支撑作用;同时,暴露出来的物资保障体系不完善、应急响应机制不健全、社会动员机制不完备等短板,为加强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建强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应急创新发展能力等提出了迫切需求。党中央为支持湖北“疫后重振”,决定实施一揽子倾斜政策,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为全面构建我市完善应急基础设施、健全物资保障、推动社会共治等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3.科学技术进步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我市应急装备、人工智能的科研和产业发展在全省具有一定地位,为应急管理的发展提供了较强支撑。我市在医疗以及水域和应急交通等方面具有领先技术。在应急装备研发、灾害监测预警预报、防灾技术、防治工程措施方面形成一批科研成果技术专利,科研成果转化为应急能力将给应急事业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

4.深化应急体制改革为构建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国家和省完成了应急体制改革物理整合的基本框架下,全市面对大应急的格局,应急职能范围、功能作用剧增,纵向横向两个维度的协同要求剧增,做实安全生产、防减救灾和应急救援三大板块,建立指挥、预警、法规预案和应急救援等保障体系的条件剧增,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构建高效的运行体制机制并扎实推进新体制的高效融合运行,为构建我市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面临困难和挑战

1.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安全生产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监管对象点多、线长、面广,任务繁重,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矿山、危化、建筑、交通运输等高危行业比重较大,特别是冶炼、危化等行业灾害隐患和连锁反应较大,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威胁较大。在全市66家非煤矿山中,中小型矿山占比大,安全保障能力差,重效益轻安全,办矿水平低的现状未彻底扭转。同时随着高速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发展,城市产业集聚,各种居民住宅及公共服务设施、城市综合体、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地下管网等大量建设,城市内涝、火灾、交通事故、拥挤踩踏、燃气泄漏爆炸、意外事故等安全风险突出。整体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2.各类自然灾害突发易发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几率增大,暴雨、洪涝、干旱、高温热浪、低温冷冻等灾害呈高发态势;咸宁地貌复杂,地质灾害类型多,隐蔽性、突发性加大,整体呈现公路沿线灾害较多、灾害分布范围广等特点,加上水利水电工程、高速公路与铁路建设、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局部较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汛抗旱、城市内涝、地震风险增加,森林火灾步入易发期和高危期,森林防灭火形势极其严峻。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可能出现新变化,更具突发性、异常性和不可预见性,防灾减灾面临新的挑战。

3.应急救援能力与需求增长不相适应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群众对安全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面对易生频发且复杂多变灾害和灾难,应急救援综合能力不强、专业能力不精、协同效果不好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救援队伍数量和战斗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类和数量明显不足,物资储备库的布局不够合理,应急物资交通运输体系不够完善,物资储备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程度有待提升;救援组织和力量协同不畅;应急救援装备及配备的现代化水平不高等等全面实现应急救援综合提能升级的任务刻不容缓。同时各种灾害事故成因增加且相互耦合叠加,非典型性、复合型事故几率增加,形成复杂多样的灾害链、事故链,综合性风险及衍生风险越来越严重,“互联网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轮技术革命,正深刻影响着应急管理的管理形态和管理方式,应对全灾种和综合抗灾救灾,如何解决认知短板、制度短板、能力短板,改革体制、创新机制,系统提升防抗救能力,面临重大挑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总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理念,构建纵向、横向两个维度的运行支撑,聚焦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三大板块,提高安全风险防控、应急救援、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社会参与四大能力,完善应急指挥、监测预警、法规标准、救援力量、应急保障五大体系,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高处急难险重任务能力,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咸宁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预防为主

——强化精准治理。

——坚持依法管理

——加强社会共治。

(三)建设目标(指标和数据待确认完善)

1.总体目标

到“十四五”末,全面完成大应急格局的构建且运行良好,具备较强有效应对全灾种安全威胁的能力,应急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实现安全发展理念科学、安全管理责任落实、监测预警及时有效、预案体系健全用、法规制度标准完善、救援队伍本领高强、装备物资保障有力,能有效防控风险、精准实施救援,应急管理智能化、精准度明显提升,各项灾害事故主要指标持续稳定下降。人民对安全环境的满意度和对安全需要的获得感明显提高

2.安全生产目标

十四五”期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0.9%25%;未发生重特大事故起数和事故;亿元全市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7%;年度10万人口火灾死亡率低于0.25;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1.4%

3.灾害防治目标

年均自然灾害造成的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下降90%;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生产总值比例控制在1%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在1以内;年均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控制在0.45%以内;年均干旱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控制在0.8%以内;灾害性天气预警平均提前量达到70分钟;全市整体具备抗御6.0级地震能力;本及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具备530秒内发布地震信息的能力;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0.9‰以内。

4.救援能力目标

建成咸宁市应急救援中心;城市消防救援力量与城市人口万人配比率达到0.4‰

森林火灾24小时扑灭率达95%以上;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内受灾人员得到初步救助,24小时内得到基本生活救助;救灾物资储备达到保障1-2万人基本生活所需的储备量。

5.管理能力目标

建成市级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和全市综合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大数据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行;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更加健全,法治体系更加完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全面覆盖;应急管理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精准治理能力逐步加强;重要河道重点河段达到国家规定防洪标准,淦河、陆水河等重点易涝洼地达到5年一遇除涝标准;防灾减灾知识的社会公众普及率显著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和行政村(社区)应急服务站(点)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应急体制机制

1建立集中统一的应急指挥机构

整合现有的级安全生产、消防、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灾难救助、地震地质灾害等各个应急指挥机构,按照一元化领导、一声令指挥、一盘棋组织的目标,形成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全市综合应急总指挥部。构建多部门协同机制,充分发挥自身综合优势和部门专业优势。明晰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明晰上下之间的责权界线,确保上下联动、权责一致、指挥顺畅。完善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统一组织、统一指挥,形成整体合力。

2健全运行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机

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运行高效”的原则,建立平时应急管理、急时救援指挥、统筹应急保障和社会综合配套的运行机制平急转换规则工作制度。统筹组织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应急救援工作。建立对消防力量、森林防灭火力量、安全生产救援力量的统一调配和管理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做好本行业领域应急处置、重大安全风险防控、事故灾害防范、应急恢复重建等的专业指挥、指导和管理。建立应急专家咨询机制,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专家库,做好应急管理决策咨询和参谋工作。

3建立联络顺畅的督导协调机制

理顺“防”与“救”、“统”与“分”、“上”与“下”、“左”与“右”之间的关系,按照行业部门主建主用负主责应急部门管总管统管督导的思路,建立统一高效应对全灾种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应急部门统筹、指导、监督、协调、考评、奖惩机制建设,加强部门、地区、行业之间协调配合,确保应急工作指令清晰、系统完备、条块畅达、执行有力。注重分级分类协同机制专业队伍综合力量互补机制建设,加强本级救援力量和辖区以外支援力量协调机制建设,注重行政辖制内外、体制内与社会力量的支援、协作与动员机制建设。

4.建立权责清晰的急管理责任

明确市、县、乡级应对事故和灾害的事权划分,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制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实施办法压实应急部门组织监管责任,建立和落实统一组织防灾减灾、救援救助实施等应急组织与监管责任制度强化“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行业监管责任,建立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巡查考核、年度述职制度。重点完善安全生产“分线负责、分片包保”责任制、森林防灭火四级包保责任制、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部门岗位责任制、完善地质灾害“四位一体”网格化防范管理责任制。

(二)完善预警预案管理

1.强化风险和隐患信息动态监测

优化灾害监测站点布局,加强监测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空、天、地一体化全域覆盖的灾害监测网络推动高危行业领域企业提升重大风险智能监测系统覆盖密度和建设质量,健全完善多种感知设备科学布局的先进物联网监测系统。建立统一完善的风险和隐患信息监督管理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重大风险和隐患在线动态监测。加强对地震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监测

2.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制

紧抓“新基建”机遇,建设应急大数据监测预警中心,加强与气象、地震、水利、自然资源、林业、公安、工信、住建、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部门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共建共享,充分利用基础应用支撑、数据支撑、模型算法等支撑能力,对海量、多源、多灾种的风险监测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分析,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警能力。完善“分类管理、分级预警、平台共享、规范发布”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强化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发布能力,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精准度和实效性。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提升面向公众的突发事件应急信息传播能力。

3加强应急预案管理

修订和完善《咸宁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加强对应急系列预案的指导、引领、规范和协同。按照“全面覆盖、分类指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编制本级、本行业领域、本单位专项应急预案;编制与武警、国家和省直属应急力量的协同预案;强化重要目标物、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保障等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推动编制社会力量及与周边行政区域的相关应急力量的协同预案;构建覆盖全区域、全灾种、全行业、全层级、全过程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预案动态管理,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修编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加强应急预案评估和演练,提高预案的强制性、规范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1.强化安全风险源头管理

推进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排查和评估,编制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清单,形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风险“一张图”。加强生产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和监察监管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各领域各环节生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建立生产安全风险数据库和隐患分布“一张图

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制度,以县为单位开展灾害综合风险调查、重点隐患排查,摸清全市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分类编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为防范和化解提供基础依据。

建立常态化的气象灾害与次生灾害多部门联合调查机制,完成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开展分灾种、精细化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业务开展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基础数据收集,编制完善乡村气象防灾减灾救灾风险图。

集中调查收集建(构)筑物的结构基础数据,建立全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基础信息数据库,分类开展灾害风险隐患识别,摸清全市地震灾害风险底数。

开展水旱调查分析,修订水文特征值和水文手册加强江河湖库及山洪灾害区域排查,对发现的风险隐患进行登记编制完善洪水风险图,建立洪水风险实时分析平台建设水旱灾害风险调查与重点隐患排查数据库。

2加强风险和事故调查评估论证

强化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动态管理,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不断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准入评估审查,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准入的评估审查等调查、评估、论证工作。建立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火灾等灾害灾难的风险调查、评估和论证机制加强对致灾风险、安全隐患级别、承灾体脆弱性、灾害链特征等分析评估开展灾害情景构建,提升评估的精准性和防控能力。定期向社会发布风险评估报告建立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重大工程项目规划与立项重大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一票否决”。

3.强化重大生产安全风险防治能力

围绕将咸宁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目标发挥应急管理部门职能作用。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坚持系统治理、精准施策,扎实推进危险化学品、矿山、尾矿库、交通运输、工业园、城市建设、危险废物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加快淘汰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非煤矿山。大力推动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执法,落实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分级监管,严格落实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大力推进“互联网监管”,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探索实施远程执法、智能执法。

4.加强自然灾害治理能力建设

支持灾害频发地区加强灾害应急治理项目建设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域内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基础设施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的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推进山洪灾害治理、防洪排涝整治、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加强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防洪设施建设,提高城乡防洪排涝能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中小型水库和其他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抗旱能力。统筹开展避险集中安置、工程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加强农村、山区特别是地震、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道路的建设、管理,提高道路基础设施灾害防御和保通能力。支持森林火灾高风险地区开展防灭火应急能力建设,推进护林站(点)以水灭火管网、防火应急道路网、林火阻隔系统、直升机取水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监测巡护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建设新一代森林火灾预防信息网络。

5.加强舆情应对和引导能力

加强应急舆情的监测、研判和引导,健全重特大自然灾害信息发布和舆情应对机制,规范灾害信息现场应急处置、新闻发布、网络及社会舆情应对等工作流程建立应急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新媒体应用,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强化信息发布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确保公众知情权。

完善救援力量体系

1.加强救援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综合性救应急援队伍建设。按照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要求,建立健全建设标准体系,完善实战牵引的备勤训练模式,推动由应对单一灾种向多灾种、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转型发展,发挥应急救援主力军作用。

二是加强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坚持专业能力建设和综合能力建设相结合,加强地方森林防灭火、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危化品处置、矿山救援、防汛抗旱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优化力量布局,配齐配强救援装备,完善保障机制,提升救援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充分发挥在各类灾害事故处置中的专业作用。

三是发展社会救援力量。建立健全应急响应社会动员机完善应急救援社会化有偿服务、物资装备征用补偿、救援人员人身保险和伤亡抚恤等政策,引导社会公众有序参与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行动完善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救灾联动机制,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的协调服务平台和信息导向平台,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常态减灾、应急救援、过渡安置、恢复重建等工作。建立综合性救援力量与地方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驻咸武警部队共训共练、合作救援机制,提升协同应急救援水平。

2强化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建设

加强应急队伍快速的反应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严密的组织能力、精准的施救能力、密切的协同能力建设,补短板、强弱项,提高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能力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共训共练、救援合作机制,发挥好各方面力量的统筹合力。加强训练演练,提高实战能力。

3加强应急物资储备

开展应急资源普查,制定《咸宁市应急资源调查管理办法》,编制应急资源指导目录,明确调查范围,建立常态化的应急资源调查机制。编制应急物资战略储备规划科学调整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布局和区域布局,健全应急物资实物储备、合同储备和产能储备管理制度做到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采取新建、改扩建、租赁和代储等方式自主建设、依托建设、融合共建等形式加快形成级储备为核心、级储备为依托、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储备为补充的网格化布局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生活类救灾物资、消防应急救援装备、地震应急救援装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装备、水利防汛抗旱物资、地质灾害防治应急物资、森林防灭火物资等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健全城市应急物资储备标准,结合各地风险和灾情特点,补充储备品种、增加储备数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家庭储备应急物资。

4积极推进避难场所建设

结合全市国土空间发展规划和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规划,根据灾害特点、人口分布和城乡布局,统筹设置和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加强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人防工程、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建设、改造或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增加避难场所数量,就近就便安置受灾群众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供水、供电、消防、卫生防疫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完善应急保障体系

1.加强应急通信保障

加强无线电频率管理,满足应急状态下海量数据、高宽带视频传输和无线应急通信等业务需要。支持基层各类专业救援队伍和应急机构配备小型便携应急通信终端。为全市7个县级通信保障队配备装备,实现全市370M窄带数字集群的初步组网联通,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

2.强化应急物资保障

强化应急物资供应管理,完善应急物资紧急生产、政府采购机制,建立统一的应急物资采购供应体系和救灾物资紧急采购绿色通道,对短期可能出现的物资供应短缺,建立集中生产调度机制,统一组织原材料供应、安排定点生产、规范质量标准,确保应急物资保障有序有力。加强应急物资调拨配送管理,完善调剂调用机制,对应急救援物资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拨、统一配送,积极推进应急物资调拨配送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推进应急物资储备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应急物资管理及调配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物资调配效率创新物资储备管理模式,坚持分级与分类储备相结合、实储与代储相结合、应急储备与常态储备相结合,完善物资收储轮换、保养报废机制。

3健全应急物资保障机制

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建立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机制。加强应急物资储备资金保障,加大应急储备专项经费投入探索利用预签合同、灾害保险、落实税收政策、设立基金等多种经济手段,建设社会化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实现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继续完善铁路、公路、水路等应急运力储备,建立健全调运和征用等应急运输补偿机制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通过委托代建、能力共建、购买服务、保险覆盖等方式,支持鼓励通用航空企业参与抢险救灾。

4.强化应急运输保障

充分发挥铁路、公路、航空、水路、邮政快递、仓储配送的比较优势,构建立体、综合、现代的应急物流网络,建立、陆、空一体化交通运输“绿色通道”,确保应急救援物资和人员运输安全畅通。建立健全交通运输部门参加的救灾物资紧急调拨协同保障机制,推进跨部门、跨区域、军地间应急联动模式。探索捐赠救援物资直接配送至急需地点机制,减少入库、卸货、清点、分配、再装车、出库等中间环节建立健全应急物流体系,充分利用各类社会物流资源,补齐航空物流、医药物流、冷链物流等短板,加强应急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建设,逐步建立多层级的应急物资中转配送网络支持危险地区、隔离区推广使用无人机、智能配送机器人、智能快递柜、无人超市等,实现“无接触配送”,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高应急物流调控水平

5增强应急科技保障能力

研究制定应急领域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加强应急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着力揭示重大自然灾害及灾害链的孕育、发生、发展、演变规律,分析致灾成因机理。支持应急装备关键技术研发与生产,推广应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面向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安全风险防控,加强科技手段的运用,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等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提高灾害信息获取、模拟仿真、预报预测、风险评估、应急指挥、抢险救援、应急通信与后勤保障能力。推动应急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和技术标准体系,推动科研成果的集成转化、示范和推广应用

6.加强应急人才保障能力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打造一支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应急管理干部队伍,培养一批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救援主力军。加强新技术、新法规、新知识和实践业务学习,分级组织应急干部专业培训,培养一批能参善谋、能决善断的应急管理干部。组织大讲堂、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培养一批知晓理论、精通操作的技师技工队伍,成为应急救援的能工巧匠。依托本地和武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支综合业务全面、专业能力精深的应急专家队伍。支持开展应急管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培育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安全技能实训和特种作业人员实操考试示范基地,推动工业园区安全技能培训全覆盖,实现重点企业重点岗位人员变招工为招生。

7增强应急产业支撑能力

制定应急产业发展培育计划、建立应急产业统计制度和运行监测制度。推动应急产业集聚式发展,推进咸宁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育应急产业龙头企业,支持其纳入国家应急产业重点企业名单,带动形成区域性应急产业链大力发展水域救援产业打造我市应急装备制造的特色品牌。建立健全应急产品和应急服务标准体系加大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制定推进政府购买应急服务指导意见,推动应急服务专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支持国产应急装备应用,将关键应急装备纳入首台套扶持目录。推进应急装备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提升应急装备配备的现代化水平,推进应急装备高端化、智能化、标准化、系列化、成套化发展。支持成立咸宁应急产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1.深化“放管服”改革

加大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应急管理部门参与同级规划和项目审批的制度,实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有应急救援义务的行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贯彻落实防灾减灾救灾需求。探索推行“非接触式”行政审批办理模式、培训资格合格证承诺制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事项先行网上审查制度,探索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诚信承诺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2.加强社会动员

建立和完善社会共治共享应急制度,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发挥社会力量在人力、技术、资金、装备等方面的优势,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现场救援、款物捐赠、物资发放、医疗救助、心理抚慰、灾后恢复重建、技术服务、安全培训、科技支撑等工作。

3.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夯实基层应急管理组织,推动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服务站(点)建设,增加基层工作人员编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发展灾害信息员、生态护林员等应急队伍,配齐乡镇(街道)、村(社区)和重点企事业单位灾害信息员,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加强地方民兵等社会应急力量建设,依托地方优势救援力量和民兵等,推进“专兼结合、一队多能”的综合性基层应急队伍。强化基层风险防范预案管理,有序组织开展基层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对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置能力。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精神,最大限度协调利用社会综合治理网格或基地现有网格资源,通过范围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延伸应急管理触角,积极推动应急管理网格与既有网格在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工作绩效、信息平台等方面的融合对接,实现群防群治,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全域覆盖、资源整合、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网格化服务体系。

4.加强应急科普宣传教育

广泛开展应急教育,把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的专业知识按照普及、专业和学科的等级植入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推进安全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定期开展农村居民点和城市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和疏散避险演练,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推动市区、乡镇建成一批面向社会公众的应急科普教育警示(防灾减灾体验)场馆

完善区域合作机制

充分利用武咸一体化和“小三角”建设机遇,加强与武汉、岳阳、九江等毗邻区域合作,建立灾情信息、救灾物资、应急通信保障、救援力量等方面的区域协同应对机制,推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产业合作。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防灾减灾理念和关键科技成果,推动咸宁应急体系建设上新台阶。

四、重点工程

)应急救援中心(基地)建设工程

建设咸宁应急救援中心工程

推进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增强基地专业性指挥协调、区域性综合救援、培训演练、物资储备和调运等功能,担负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安全事故等抢险救灾任务,承担全市重大灾害的就近快速响应、跨区域协调调度应急资源、执行急难险重救援等任务。

)应急通信网络建设工程

发挥卫星通信和5G等网络优势,按照自主可控的原则,利用我国现有的卫星资源(各种传统卫星资源、天通卫星、高通量卫星),建成广域覆盖、随遇接入、资源集成的应急通信卫星网,并充分利用包括5G、无线窄带等通信资源,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应急通信网络,提升全市应急通信天地一体、上下联动、稳定畅通能力,打通应急现场“最后一公里”,提供稳定可靠的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业务的双向传输通道,支撑应急现场远距离通信保障和扁平化应急指挥。

)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工程

通过区块链、物联网、机器学习等技术,整合接入公安、气象、地质、水利、自然资源等行业优势信息资源,建立风险监测预警模型,围绕城市安全综合监测预警、安全生产监测预警、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服务等业务,进行风险全域感知和研判,实现安全风险的可知可控。探索建立企业主体、政府监管、第三方服务的安全风险防控管理机制,实现风险精准化管控和基层精细化治理。

)灾害事故隐患应急治理工程

针对城市地面塌陷事故频发的现状,对城市地下隐患进行排查,重点对城市道路进行应急治理。加大地震高烈度地区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示范力度,通过示范引领和资金补助,增强居民抗震意识,带动其他农户建设抗震民居。有序推进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实施。以抗滑桩、排水、挡土墙、削坡整形、格构护坡、防护网等治理措施为主要内容,重点推进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实施推进森林火灾防治建设工程。幕阜山区森林火灾高风险地区,推进以水灭火管网、防火应急道路网、林火阻隔系统、航空护林站(点)、直升机取水点、专业扑火队营房等基础设施建设。

)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

重点推进咸宁国家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依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救援与预警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聚合区域应急装备制造产业生态链,实现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建成华中地区功能较齐备、技术最先进的标准化、体系化、智慧化、现代化、集约化、专业化智慧服务基地。遴选支持一批安全技能培训示范企业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

(六)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建设工程

在自然生态公园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充分发挥各类公园的应急避难场所功能。按照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公园设计规范》,城市公园及各级各类自然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必须有防火防灾设施,具有避难场所的功能。

(七)城市社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工程

城市社区应急管理队伍由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社区专兼职应急管理员组成。社区专职应急管理员由社区分管相关工作的“两委”成员担任,并兼任社区应急管理队队长。有物业管理的小区明确不少于2名物业管理人员担任专职应急管理员。社区兼职应急管理员原则上每个小区不少于2名。城市社区应急管理队伍在应急管理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服从应急管理部门和街道的调度。

(八)应急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工程

加快应急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在级建设一个综合性应急科普教育基地,支持县、乡建成一批面向社会公众的应急科普场馆、应急教育实践综合体和专业化实训中心。推动运用VR技术、5D裸眼秀等高科技元素,通过平面学习、影视教材、道具演练、游戏互动等形式,开展认知学习、感知学习、知识科普学习、动感互动体验、技能实训等应急救援教育和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应急避险、逃生自救、居家安全、防震减灾、公共安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等科普教育,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九)应急管理科技创新工程

加快推进应急装备现代化建设工程。开展应急装备现代化研究,制定应急装备配备规划和装备配备标准,实施应急装备现代化计划,重点加强航空救援设备设施、大型无人监测飞机、快速搜救、大型油气储罐灭火、大功率快速排水、大直径钻孔、救援机器人、高层楼宇灭火系统等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的应用研究和配备,加强更新、改造、维护,大力提高应急装备配备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用宗旨意识统揽应急体系建设,强化使命担当。要坚定信念,牢记宗旨,践行初心,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在应急体系建设和救援的具体行动中,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上下左右”协调联动,把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纳入当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予以重点支持保障。用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推进应急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政策支持

探索建立和完善应急从业者待遇保障制度,研究符合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职业特点的职业津贴和值班补贴等特殊保障政策,建立应急医疗救治、心理康复、疗养、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抚恤优待政策。完善政府投入、分级负责、社会参与的资金保障机制,逐步建立与应急管理任务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安排应急管理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等必要经费。研究制定支持应急动员、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治理、应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性资金及金融支持、税费减免、土地供应、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健全应急处置资金和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分级负担机制。建立激励应急投资融资和多元化投入的政策制度落实税收优惠、装备提供、业务培训、政府购买服务等支持措施。加大政府对应急能力建设的直接投资力度,加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普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引入市场机制,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在高危行业领域强制实施安全生产责任险。探索巨灾风险有效保障模式,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健全自然灾害风险分担的机制。

加强规划引领

建立和完善应急规划体系,编制应急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并加强应急系统内规划之间的衔接,同时要注重与相关行业规划之间的衔接,以规划引领应急事业发展和体系建设。结合“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国家区域战略中央支持湖北“疫后重振”为应急带来的战略机遇,各地各部门以专项建设、依托建设、市场共建等方式有序推进应急类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于应急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强具有突出服务效果和明显带动作用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结合各地实际有序推进各类建设项目落地。

(四)加强考核评估

建立规划实施的检查评估机制,就规划内容、发展目标、建设项目及重大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中期和终期监测、评估及责任跟踪。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和激励制度,丰富考核评估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科学应对、妥善解决。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考核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运用好考核评估结果,对工作实绩突出的要予以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进行问责,切实发挥奖励表彰的激励导向作用和问责惩处的警醒督促作用。

附件:

上一篇: 关于印发咸宁市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 规划的通知
下一篇: 【​图片解读】湖北省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